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哈尔滨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哈尔滨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中国房地产市场分化继续加剧 楼市该不该“因城施策”?

来源:半求·房地内参  沈晓杰 哈尔滨房掌柜  2017-03-13 04:02:55
[摘要]近年“因城施策”的调控效果一般,高房价和高库存顽疾始终存在,有无其他调控举措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

  而从可行性和家庭理财来算,这也是一笔“合算的生意”。以100平方米家庭住房为例,在南京需要250多万左右(这个价格还只能在南京偏远地区才能买到),而在马鞍山,则只需要50多万元,两地之间相差200万元。而到马鞍山买房的南京市民,夫妻俩每天多出的高铁交通成本,也就是62元。每年工作日250天,相当于多花15500元。但如果这200万元算上银行的利息或贷款成本,这笔交通费不仅可称得上是“免费”,甚至还是“倒贴”。

  有人会提出疑问:城市群房地产系统调控论,似乎只在像南京和马鞍山这样靠的很近的城市适用,在全国不具有大面积的推广价值。其实不然。就拿长三角上海、杭州这些高房价城市来说,同样也能找到相对应的低房价中小城市。以上海为例,周边的嘉兴和昆山都是不错的“系统调控”合作对象。两市到上海的高铁时间分别只有27分钟和19分钟,但相比上海市平均平方米高达49689元的高房价,嘉兴市的平均房价只有9263元/㎡,昆山也是只有13209元/㎡。而另一个全国著名的高房价城市杭州(最新平均房价为22449元/㎡),高铁时间距离仅有21分钟的湖州市,平均房价也只有8315元/㎡。

  据报道,这种“城市群房地产系统调控”,在民间也已逐渐的推广。高房价压迫下的“北漂一族”,有数十万人选择“北京上班,河北居住”,每日“跨省”上班。随着各地房地产市场的两极分化,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,自发的选择“跨省而居”。

  实事求是的说,这种“城市群房地产调控”,不是笔者首次提出,而是一种国际惯例。在纽约、旧金山、巴黎和伦敦等国际化大都市,在市区内上班工作的,很多都居住在周边的小城市。比如在纽约曼哈顿上班的,很多人都住在新泽西州;在旧金山工作的,不少都是住在湾区的其他城镇。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在不同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工作和居住的“政策区隔”,这些国际化大都市的房价,才不会有“中国式的暴涨”。

  其实,比起欧美这些大城市,中国的“城市群房地产系统调控”更有发扬光大的空间。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年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。中国的城市群中,有西方国家少有高速便捷的交通系统,它使大小城市之间的“时间距离”大大缩小。如果推行高峰期密集发车和月票制等,将更使“城市群房地产系统调控”如虎添翼。

  当然,对“城市群房地产系统调控”来说,高速交通这些有型障碍可以很快的消除,但不同城市之间的政策障碍,去除起来的困难却要大得多。这也许才是“城市群房地产系统调控”最大的阻力所在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王慧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松北一建筑工地发生的事!
  2. 2松北一楼盘,交了首付却没买成房,退不了怎么办?
  3. 3哈市全面开展燃气安全大检查
  4. 4实至名归丨珍宝岛•健康城荣获2021年中国房地产东北三省“生态宜居”楼盘、“卓越品质物业”等多项殊荣!
  5. 5聚焦全城!松北新区红盘加推火爆,何以“圈粉”无数?
  6. 6发力海洋经济!哈尔滨新区碧海产业园开启全面招商
  7. 72021年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618万平方米 下降6.4%
  8. 8哈尔滨两区联合执法严防违建反弹
  9. 9哈尔滨新区拟建试点“一刻钟”便民生活圈
  10. 10黑龙江:以案为鉴深入整治破坏环境突出问题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